大美自然·山水浙江丨长兴县吕山乡以土地综合整治撬动乡村振兴共富单元蝶变

发布时间:2025-06-26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来,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即日起,“浙江自然资源”政务新媒体推出“大美自然·山水浙江”专栏,展现20年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和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生动实践。



吕山乡位于湖州市长兴县东南部,素有“千年兵家屯守之地,十里江南鱼米之乡”之称。2020年前后,发展进入阶段性瓶颈后,吕山乡着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共富基本单元。

1750900308036.jpg



“三个一”重塑“三产融合”


“一盘棋”统筹推进,为发展增色。协同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村庄建设用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将碎片耕地、园地、坑塘水面、村庄建设用地集聚整合,配套田、水、路、林综合整治。节余建设用地和新增耕地优先用于保障安置区、民生公益设施及产业化项目发展用地,切实保障“吃穿住行用”的民生需求。项目建成后,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连片土地至种粮企业、种粮大户,推动农业产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有效破解原来产业规模小而散、农技推广难、种植效益低等问题。

1750900642019.jpg


“一只羊”村产融合,为小康增靓。完成空间腾挪、保障产业链用地需求后,吕山乡推进湖羊产业振兴计划,搭建湖羊产业农合联,构建“龙头企业+养殖企业+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经营模式,打造“直播+企业+农户”模式,打响区域公共品牌“鲜乡吕山”。首创“政府主导、九村联建、公司运作”工作机制,创新“农作物—秸秆—湖羊—有机肥—农作物”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投资1.9亿元建成集种养殖循环、羊粪深加工、农旅餐饮配套于一体的全国最大数字一体化湖羊种羊基地。探索“湖羊养殖+生态修复”等模式,2024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二批低(零)碳乡镇。


“一股劲”治绿惠众,为整治增彩。以“生态修复”推动环境持续改善,将土地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工作有机结合,实施老村改造、河道整治、“和美乡村”创建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生态整治项目。以“适度集聚”改善城乡人居品质,打造7大融合江南特色、历史风貌的“院落式乡村小别墅”安置区,完善配套设施,补齐“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未来乡村”探索现代智慧管理,将健康、交通、智慧、产业、生态、文化、教育、服务、治理及邻里十大场景数字化,实现涉农事务“一码”办理,全面提升乡村现代化治理水平。



“一张图”打造“绿富美”


布局优化腾空间。农村居住空间集约化,项目区搬迁农户2320户,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49.86平方米,户均宅基地缩减156.21平方米。农业生产空间规模化,最小耕地图斑由0.5亩提高至12亩,新增耕地1484亩,打造8个“千亩良田”,“多田套合”率达93%。土地功能结构高效化,腾出建设用地35.25公顷,形成“集约居住区+规模农田区+完善生产区”的空间格局。

1750900779305.jpg


功能完善补短板。亲水空间生态化提升,完成570亩泗安塘流域及村内河道综合治理,打造11.15公里生态驳岸,塑造“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景观体系。公共空间品质化重塑,完成4500米围墙庭院绿化美化及241户农房立面改造,形成“清洁整齐、规划合理、生态美丽”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浙江省3A级景区村2个。公服设施体系化升级,建成居家养老中心、家宴中心等10余项民生设施,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升级造血强产业。推进平台载体搭建,建成全国最大数字化湖羊种羊基地,形成“种养+加工+文旅”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链纵深拓展,建成7家规模养殖基地、4家种羊场,培育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全乡湖羊存栏量达10万头,湖羊上下游产值突破5.6亿元,全面建成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农事服务中心、胥仓老粮库等项目建设,连续多年举办湖羊文化节等系列农事节庆活动,打响吕山乡农文旅深度融合知名度。

1750900989240.jpg


东西协作助共富。打造共富产业“领头羊”,建立5个湖羊共富基地,实施“企业+村集体+农户”增收模式,构建“空间增值—产业增值—农民分红”的可持续增收路径,新增及巩固提升产业帮扶基地10个,新成立低收入农户参与的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实现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3.8万元,产业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900万元。开展“东羊西送”对口帮扶行动,连续多年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送去优质湖羊种羊8万余头,帮扶对口农户年均增收超5000元。


来源: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厅生态修复处